存储芯片,真缺货了吗?

电子资讯3小时前发布 admin
3 00

对于外界讨论记忆体是否走出以往循环、进入长期荣景,旺宏董事长吴敏求(附图)表示,目前难以下定论,确实可见AI发展使大型原厂在产能配置上出现变化,带动部分业者营运转佳,但整体市况可维持多久仍难预测。现阶段可以确定的是价格已有上涨,涨价与某种程度的供需不平衡相关,不过「缺货」是否真实、缺口多大,目前难以断言。

他指出,数据中心从以CPU为主转向GPU,运算效能明显提升,各家云端服务供应商(CSP)启动数据中心改造,带来从零到有的扩张动能。要评估这波热度能撑多久,需待主要CSP业者完成高效能数据中心建置后,再观察是否仍有持续性投入。

存储芯片,真缺货了吗?

存储芯片,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由于英伟达和 OpenAI等公司的人工智能业务,向来以波动性著称的存储芯片行业正在进入一个长期繁荣期。

以韩国三星电子、SK海力士以及美国美光科技为首的存储芯片制造商,正享受着对用于训练和运行人工智能模型的各种产品的需求激增。

研究公司 TrendForce 估计,DRAM(一种主要的存储芯片)明年将带来比 2023 年周期低谷时期多四倍的行业总收入,达到创纪录的约 2310 亿美元。

三星表示,7月至9月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1%,达到约86亿美元。在有利的价格环境下,其芯片部门创下季度营收新高,营业利润增长近80%,达到约49亿美元。

此前,SK海力士公布了创纪录的盈利,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一倍,达到约88亿美元。该公司表示,存储器市场已进入“超级繁荣周期”,其明年的产能已全部售罄。

9月份,美光科技公布最新季度净利润增长超过三倍,达到32亿美元。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存储芯片约占全球芯片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另一主要类型是逻辑芯片,其中包括英伟达 (NVDA)生产的专用人工智能芯片。它们也被称为图形处理单元或 GPU,以及作为日常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大脑的中央处理器。

在人工智能时代,一种名为高带宽内存(HBM)的专用内存需求激增,这种内存专门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高带宽内存将多层DRAM堆叠在一起,并与GPU结合使用,可以同时在内存和处理器之间传输大量数据。

这种内存加处理器的组合是人工智能服务器的核心,用于处理人工智能模型在被赋予庞大的数据集并被告知要从中消化和学习时所需的无数计算。

10月份,ChatGPT的开发商OpenAI与三星和SK海力士签署了意向书,邀请它们作为先进存储芯片和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参与其Stargate基础设施项目。据SK海力士称,OpenAI每月对DRAM晶圆的需求量将高达90万片,是目前业界HBM产能的两倍多。

OpenAI 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称这两家公司是“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贡献者”。

对高带宽内存的强劲需求早于今年,但如今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内存芯片也同样炙手可热。亚马逊、Alphabet旗下的谷歌和Meta Platforms等美国大型数据中心公司正在大量采购此类芯片用于传统服务器,而由于内存芯片制造商主要扩大了HBM的产能,因此供应十分紧张。

虽然 HBM 是与人工智能联系最紧密的内存类型,但用于普通服务器的传统内存芯片对于某些人工智能任务也很有用——特别是人工智能推理,当使用训练好的模型来生成输出时,例如聊天机器人对查询的回答。

花旗银行驻首尔的半导体分析师李彼得表示,对于某些推理任务,例如存储和检索大型语言人工智能模型生成的大量数据,部署使用传统内存的传统服务器可能更具成本效益。李彼得还指出,随着训练好的人工智能模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数据中心也在不断扩容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工作负载。

SK海力士首席财务官金宇铉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内存市场已经转变为新的范式,需求也开始扩展到所有产品领域。”

SK海力士表示,仅HBM市场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平均增长超过30%,并称这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内存芯片行业以其剧烈的繁荣与萧条周期而闻名。其中一次最严重的萧条就发生在几年前,当时疫情初期需求激增的势头消退,而人工智能热潮尚未完全爆发。2023年,SK海力士公布的净亏损按当前汇率计算超过60亿美元。

TrendForce 高级研究副总裁 Avril Wu 表示,目前的内存供应短缺情况将持续到 2026 年,甚至可能持续到 2027 年初。

不过,人们对 OpenAI 等公司宣布的大规模长期基础设施支出计划能否按计划实现仍持怀疑态度。

“OpenAI 公布的数据令人震惊。内存需求将如此巨大,以至于现有产能和规划产能都无法满足需求,”香港里昂证券的半导体分析师桑吉夫·拉纳表示。“问题是,OpenAI 能否达到预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